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江苏省卫生计生委11月30日发布了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当前,全省艾滋病疫情保持低流行态势,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率持续较高。连续5年的哨点监测显示,该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为8%左右,远高于一般人群。江苏地区因男男性行为感染艾滋病毒,年龄最小的14.5岁,是一名初中生。
1-9月江苏新确证病例同比增7.48%
根据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统计,2016年1-9月,全省共报告检测各类人群780余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0.33%;新确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218例,比去年同期增加7.48%,增长幅度减缓,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368例,艾滋病病人850例;加上既往报告的感染者发展为病人的318 例,共报告艾滋病病人1168例,比去年同期增加2.01%。
统计显示,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死亡295例,比去年同期增加2.43%。
男男同性传播上升明显
当前,江苏艾滋病流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增长幅度出现减缓的迹象。近十年江苏每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的增长幅度一般在20~30%左右,2015年增长幅度首次低于10%,2016年1-9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为7.48%。
二是全省艾滋病疫情总体上保持低流行态势,但部分人群感染率持续较高,突出体现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
连续五年来的哨点监测结果显示,该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维持在8%左右,远高于一般人群和其他高危人群,且安全性行为比例较低。
三是艾滋病流行波及范围广,地区差异大。累计报告数居前5位的设区市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以上5市累计报告数占全省报告总数的63.78%。
四是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其中,男男同性传播上升速度较快。2016年1-9月新报告的3218例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中,经性接触途径传播的3142例,占97.64%(其中异性性接触占39.40%、同性性接触占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