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后险情突发,重度感染“二进宫”
“病人手术非常顺利,如果不是意外,完全不需要再二次手术,承受清创、灌洗的痛苦。“医生口中的意外,来自李老太术后一周出现的重度真菌感染。
“病人术后一周突发伤口发炎,下肢红肿,疼痛明显,体温升高,化验显示真菌感染。局部外科处理及应用抗生素无法控制,情况危及。”提起当时的情况,医生仍记忆犹新。由于李老太年事已高,机体免疫力和血畅较低,如果感染进一步扩大,很可能造成局部组织坏死,那么老人将面临截肢的严重后果。
为了避免悲剧发生,医院迅速组织骨科精干,连夜为老人二次手术,经过置换关节翻修,联合清创灌洗,才将感染控制。
家属护理失误,感染源头是“脚气”
两次严格的术前检查,一次顺利的关节手术,三次的术后排查,为什么还会发生严重感染?发生在李老太身上的险情,一度让医生感觉奇怪,直到了解了李老太的术后护理细节,谜团才被揭开。
据悉,李老太的儿子张某患有严重的脚气。由于关节置换术后需要卧床静养,洗漱不便,张某一肩挑起了护理工作,每日端水用毛巾为母亲擦拭清洁。共用的毛巾、水盆成为了媒介,将张某的脚气真菌传染给母亲,并诱发患处的深部感染。
“正常人体的关节液是有一定抗菌能力的,少量病菌可被杀死。但关节置换术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术后抵抗力较正常明显下降,很难针对脚气真菌等病菌起到足够的免疫作用。此外,人工关节多是由钛合金、钴铬钼合金、聚乙烯或高交联聚乙烯构成,这些材料并不是人体组织,没有血液循环,当病菌寄生时人体很难将其清除。”
不止换关节,创伤性手术均要提防脚气
李老太的案例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尤其是深部感染的灾难性典型,但这并不是“换关节”手术的专利。
“凡是创伤性的手术,都需要警惕脚气等传染病的风险。术前患者需要把身体任何部位的感染病灶主动告诉医生,让医生把握手术时机,而术后一旦出现伤口周围红肿疼痛,需要及时与手术医生联系,及时排除感染或及时处理。”
医生表示,脚气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在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75%,具有传染性强、复发率高等特点,多数患者和家属并未针对这个常见病给与足够的重视,由此引发的术后感染屡见不鲜。他建议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及护理家属,树立科学的就医常识,如有脚气等易传染病症,都应先妥善治愈后再进行手术,避免术后恢复期间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