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
伤医事件似乎从来没有中断过,而对医者和患者的关系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着。当我们在思考这些事件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时,往往会在想患者怎么了?医生怎么了?引申出各方面的关注点。
那有没有人从根源上去考虑过缘由呢?仅仅是种社会现象吗?还是医疗卫生领域出了问题?又或者是整个社会的生态变化导致的?简而言之,到底是谁动了医患关系?
作为一种扭曲化的社会现象,出了问题肯定是由于人的作为所致。我们可以把整个医疗环境当作是一种生态环境来看,医患关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有了破裂、紧张和不信任等问题出现的话,追溯起来就得看看它的“源头”了。
根据分析,我们把动了医患关系的“罪魁祸首”划分为五大阵营:
第一阵营 过度市场化的医疗和商业化的医疗管理模式。
这种医疗管理模式侵袭了当下的卫生行业及医生队伍,商业化、市场化在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很多常规的东西,使得医疗行业变味了。
第二阵营 医疗机构的扩张和趋利使医疗生态的恶化雪上加霜。
例如,原本绩效管理是很好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但放到很多医院上,执行起来就“变化莫测”了,把工作量和利润作为绩效的重要指标而忘了治病的初衷。
第三阵营 监管不到位或者说有一些监管体系失能、失职导致医疗体系遭到破坏。
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系统,有运行也会有监督。单单看社会的监管,也是一个大体系。正因为体系太大,所以需要由多部门负责。而这多部门负责,可能就会产生“失衡”或者“膈应”等障碍,从而监管无效,这样会使得有些东西野蛮生长。
第四阵营 极少数不良媒体的炒作和失实报道,加深、扩大了医患矛盾。
如今正处于“人人都是记者、媒体”的时代,为了追求时效性和独家性,很多只要快不要质的记者都会草草报道,不再先耐着性子把青工皂白问个清楚就“下手为强”,报道出来的事件往往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导火索。
第五阵营 医生队伍的建设力度不够也要放入医患信任缺失的原因里。
且不论患者,作为医院管理者抑或工作人员,我们应该从自身考虑一下出了问题的原因。现在,医院让医生一天挂这么多号,医生长时间地高负荷工作,哪有时间去和患者沟通?如果医生和患者能够很好地沟通,相信很多事情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既然理清了谁动了医患关系那我们就要积极地行动起来,对症下药,力求“药到病除”。沟通、交流是改善医患关系最简单最廉价的办法,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会把这个办法弄丢了。所以,我想,首先我们应该重点考虑并着手去做的事就是,如何改善医患关系,怎样加强医患沟通。
当然,就最严重的“暴力伤医”现象而言,最根本的还是是严格执法,严惩罪犯,维护医生、医院的安全环境,多举措并举,依法维护医护权益,既打击暴徒,也打击制造混乱的人和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