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安保是即墨市皮肤病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他的一生都跟麻风病的治疗分不开,现在他是即墨市最后一位麻风病医生。与麻风病战斗43年,他接触过649名麻风病人,这种传染病的患者备受社会歧视,而他从麻风村的驻点治疗到上门送药治疗,总是在最危险的情况下工作。为了取得患者信任,他不用手套给患者换药手术,很多患者的第二次生命都是他给的。退休三年他仍然关注着现在的两位麻风病患者,因为如果他彻底放手,这些患者就没依靠了。
董安保医生和他的649张麻风病人资料卡片
■经历
43年治过649名麻风病人
一个人的人生可以用什么来丈量?董安保的人生应该是在649张摞在一起的卡片里。在即墨市皮肤病医院的二楼,董安保每天在这里坐诊,而他背后的文件柜里,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每一年的文件夹一一摆好,并且每个文件夹都有目录。而在这些文件旁边有厚厚的一摞卡片,每一张都有编号,从1一直到649,纸张也呈现渐变的黄色。这些卡片上,记录着他从1973年开始到现在43年间接触的每一位麻风病人的信息。
以前的麻风病被称为“保密病”,曾经是人们闻之色变的病种。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容貌毁损和肢体畸残甚至死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没有有效医疗条件的那段时间,人们普遍恐惧和歧视麻风病,通常将麻风病人集中治疗,在深山野林里面建村,这种村子,就叫做麻风村。董安保从莱阳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即墨市皮防站。
在即墨市店集镇有一个专门的麻风村叫青山麻风村,当时的麻风病人都住到了这个位于山上的特殊村子里,而医生们则在山下的房子里住下,每天到山上给患者治疗、换药。董安保说,“我第一次到这里也害怕,之前都不知道是来治麻风病的,第一次接触病人穿了好几层防护服。”
那时候防治麻风病的工作很艰苦,加上董安保在内的5名医生在山下值守,他算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当时吃住在山下,喝的是东河水,点的是煤油灯,离最近的村庄也有二里路,生活有多不方便,现在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