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此,南京科大医院召开医患沟通培训大会,旨在做好沟通,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在本次大会上,南京科大医院院长王爱民为工作在一线岗位的医务人员提出了几点要求。
1.倾听:这是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项技巧,但遗憾的是,它常常被繁忙的医生所忽视。医生必须尽可能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病人的主诉,并有所反应,如变换表情和眼神,点头作“嗯、嗯”声,或简单地插一句“我听清楚了”等等。当然,病人叙述也不能扯得离题太远,医生可以礼貌地提醒病人,请他回到主题上来。总之,倾听是发展医患间良好关系最重要的一步。诊断的错误,常常是医生倾听不够所致。
2.接受:信者为医,患者应信任医生,接受医生,病人或其家属不信任医生而接受医生的诊治最容易出现纠纷。医生也应无条件地接受病人,不能有任何拒绝、厌恶、嫌弃和不耐烦的表现。
3.肯定:这里指的是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实性,切不可妄加否定。医生首先必须肯定病人的真实性,并且对病人的不适感和担心表示理解。至于病人的想法,即使明显地是病态的,也不可采取否定态度,更不要与病人争论。
4.鼓励:适当的赞赏和鼓励可以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
5.选择: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医生可能有很多种治疗方案,将其优缺点告诉病人,病人可根据自身的想法、时间安排、经济情况等进行不同的选择,医生在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病人的选择。当然医生也不能迁就病人提出的不合理或不切实际的要求,因为医生无法准确预测“未来”。
南京科大医院院长王爱民还为医护人员总结了医患沟通技巧六字原则
一个根本:诚信、尊重、同情、耐心;
两个技巧:倾听,就是多听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介绍,就是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
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患者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掌握患者社会心理状况。
四个留意:留意患者的情绪状态;留意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患者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患者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患者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患者的观点;避免压抑患者的情绪。
六种方式:即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象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和实物对照沟通。
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沟通的非常融洽,不但可为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