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于贫困及贫困边缘的人群,常常因为身体健康等问题,而长时间难以“脱贫”甚至“因病返贫”。为让岛城更多贫困人口病有所医,保障贫困患者能享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近日,市卫计委和市扶贫办联合出台了《青岛市患病贫困人口按病种分类救治方案》等五个健康扶贫的方案。记者了解到,五个扶贫方案涉及疾病救治、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救助、妇幼保健扶贫等多个方面。
疾病救治——今年完成37种疾病分类救治任务
根据《青岛市患病贫困人口按病种分类救治方案》(以下简称《救治方案》)提出的对患病贫困人口的救治任务目标,2016年至2018年,青岛将分年度按病种分类救治患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6年完成山东省定贫困人口37种疾病分类救治任务。
据悉,在患病贫困人口的救治范围上,《救治方案》划分出了重点救治疾病种类和救治人群范围两大类。重点救治疾病种类部分,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要求,设立三类97种疾病,包括国家确定的9种、山东省确定的28种以及其余60种疾病及其他非常见疾病,具体病种上包括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食管癌、胃癌等等,实行分类分期集中开展救治工作。救治人群范围部分,根据山东省统一部署并结合青岛的实际情况,分别把省定贫困人口和市定贫困人口纳入分类救治范围。
在救治原则上,《救治方案》指出将实行分类救治,统筹推进,在对贫困人口全面摸底基础上,按照病种和紧急程度,分类制定贫困人口患病救治措施,对能够一次性治愈的,组织专家集中力量实施治疗,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对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对需要长期治疗和健康管理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患病贫困人口就医以属地管理为主,按照基层首诊、逐级转诊的原则,可就近首选区市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诊治,对区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或救治条件难以达到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积极协调省、市专家指导救治或转诊至市级、省属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