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理解和关爱对艾滋患者来说尤为重要。”陈俊生说,鹤壁市的艾滋病患者他都接触过,能得到家人理解的艾滋病患者会更加配合治疗,而得不到家人理解的艾滋病患者多数都不愿配合治疗,“有的家属得知另一半患有艾滋病后就会主动提出离婚,这很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陈俊生表示,家人的关爱会让艾滋病患者从绝望中再次看到希望,希望患者家人和社会多尊重、理解和关心艾滋病患者。
市民:理解,但会保持一定距离
艾滋病患者渴望理解和关爱,那么市民又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呢?11月30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大部分市民表示看过一些艾滋病的资料,但不是特别了解。同时,大部分市民还表示,理解艾滋病患者,但仍会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在网上看过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艾滋病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的。电视里、大街上也经常有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公益广告,多少了解些。”市民邵女士说,艾滋病人也是人,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关心,他们只是患病了,所以遇见他们不会惊慌更不会躲避,但同桌吃饭还是会介意的。
教师许女士告诉记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她也了解,而且知道这种病潜伏期很长、无法根治,其他的就不太了解了。
“我知道一般的日常接触不会导致感染艾滋病,如果真碰到这样的人,我还是会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35岁的李先生说。
释惑: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日常生活中接触艾滋病人会不会被感染?相信这是很多市民非常关心的话题。陈俊生表示,艾滋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就目前来看,性接触已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与病人握手、拥抱,甚至同感染者一起游泳、共用厕所等都不会被感染。”陈俊生坚定地说,21年来,他经常与艾滋病患者接触,一起吃饭也是常有的事儿。
陈俊生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所以预防措施很重要。“一定要洁身自爱,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方法是使用安全套。”陈俊生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