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开始是感冒咳嗽流鼻涕,然后就发烧,发烧后嘴巴、手上就长出小红点,我就带过来看了。”郭先生告诉记者,他四岁的儿子上幼儿园中班,儿子发烧后手心、手背、嘴巴陆续长出红疹子,经诊断,确诊为手足口病。
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改成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处理。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感染新的易感者。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传播给他人;与患者同居一室易被感染;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家长如何做才能预防手足口病?专家表示,家长在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据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凡是有以上相关症状家长要警惕手足口病的可能。专家提醒家长,一旦孩子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尤其高烧39摄氏度以上,3天左右还未退烧,或精神差、易惊或抽搐、烦躁不安或嗜睡、肢体抖动等症状,就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