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过敏性紫癜的分型: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这是一种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因而在血管内出现IgA沉积,引起小动脉、小静脉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而导致的出血,属于出血性疾病三大原因(血管因素、血小板因素、凝血异常)中的血管因素引起的出血。
本病好发于>3岁小儿,尤其多见于学龄儿童,男性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约2倍于女性儿童,但在成人男女中发病几率相同。大多数患者呈良性、自限性过程,于数周内痊愈。但也有反复发作或迁延数月、数年者,约30%的过敏性紫癜患者有复发倾向。
临床分型及表现,患者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于冬秋季发病。多数患者先有全身不适、乏力、低热等前驱症状,1-3周后出现典型临床表现。
依病变主要累及部位,可分为以下5个类型。
单纯型:也叫紫癜型,仅有紫癜。此型的特点是紫癜主要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伸侧及臀部,较少出现于躯干部。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皮疹大小不等,颜色鲜红,压之不褪色,略高出于皮面,可以融合。可伴发皮肤水肿、荨麻疹、皮肤坏死。
腹型:与紫癜同时,或者于紫癜后1-7 d出现腹部表现,腹部表现以腹痛最常见,多为脐周、下腹部或全腹部的阵发性绞痛,可有压痛,但多无腹肌紧张。有腹肌紧张者容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儿童常见肠套叠,若有消化道出血可见呕血、黑便、便血,偶可见肠穿孔、肠坏死。
关节型:在紫癜的基础上出现游走性、反复性发作的关节肿痛、压痛及活动障碍。多累及踝、膝、肘、腕等大关节。数日后自愈,不遗留关节畸形。
肾型:是本病最严重的类型。在紫癜出现后的1-8周出现肾脏受累表现。可呈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表现,亦可演变为慢性过程,部分病例可出现肾衰竭或终末期肾病。
混合型:在紫癜的基础上合并上述≥2种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