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就医环境
灰色墙体,马鞍形的屋脊,与三坊七巷的风貌协调地融合在一起。省妇幼保健院新落成的医疗保健综合楼给人以惊艳之感:四层通高的医疗街气势恢宏,阳光穿过玻璃顶棚洒在绿色植物上,大厅悬挂着巨幅漆画“杏林春暖”,营造出温馨怡人的就医环境。
省妇幼保健院是全国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全国首批爱婴医院,担负着全省妇女儿童保健技术业务指导和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教学、科研工作。“2015年门诊量169.5万人次,产科分娩量近年来每年平均维持在1.55万人,而产科每个病区的床位只有30张,常年处于加床状态,病区非常拥挤。”省妇幼保健院院长林家禄告诉记者,“新楼启用后,我院比原来增加了150张床位,每年可多收治4500-5000名病人。”
据悉,医疗保健综合楼建筑总面积5.5万平方米,地下三层,地上十层,其中一至五层为门诊区,六至十层为产科病区,设床位450张,并建地下停车位364个、地面停车位68个。
医疗保健综合楼系省重点项目建设工程。新楼与原有病房楼、科研楼通过共享大厅——“医疗街”联系起来。医疗街设置回廊及天桥,两侧安排公共服务空间和专科候诊厅出入口,空间既分又合,整体感强。
产二科护士长郑莲钦告诉记者:“新的产二科病区床位增加到72张,还配备了家属陪伴椅。每个新病区都有婴儿游泳室,并配备电视、储物柜、置物架等设施。”
六层设立VIP产科特需病房,有22张床位。在那里,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团队将为孕产妇及新生儿提供全程陪伴分娩、精心指导和产后延伸服务。
以病人为中心优化门诊流程
医疗保健综合楼设计之初,省妇幼保健院聘请了全球顶尖的医疗流程管理咨询公司对就诊流程进行优化设计,体现“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门诊服务流程布局更加合理。在门诊楼一层配置了自助挂号一体机,患者按挂号先后顺序即可排队就诊,并将交费和取报告单、化验单、检查单等程序简化。各诊区均设分诊叫号屏、专家屏、宣教屏等,患者候诊时,可通过电子宣教屏了解健康小常识和看诊专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