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预防手足口病EV 71疫苗正式上市。台山多家医疗机构已经开始为6个月-5岁的儿童接种。那么接种手足口病疫苗都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手足口病可通过消化道、接触和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传播,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儿童接触病人后80%以上都会发病,3岁以下的幼儿最容易感染。
导致手足口病流行的最常见病毒有两种,分别是柯萨奇病毒A 16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肠道病毒71型最为凶险,已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因,重症病例中82%、死亡病例中约93%都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
据市疾控中心介绍,接种这个疫苗,主要可以减少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主要减少重症以及死亡病例的发生。基本打两针,第一剂跟第二剂之间相隔一个月,根据说明书所说,接种以后能有两年的有效期,能达到93%的保护率。
对于何时接种最好,市疾控中心介绍,由于婴儿获得的母传抗体在5-11月龄时最低,而发病高峰在1-2岁,5岁以上发病率很低。因此建议6月龄的儿童接种EV 71疫苗,且越早接种越好,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以上儿童,暂不推荐接种EV 71疫苗。
与此同时,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并不等同于不会再出现手足口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多达20多种,目前生产的手足口病疫苗只能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孩子如果感染了其他肠道病毒,虽然仍可能患手足口病,但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将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