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内通常有两种酶——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2),前者将进入人体的乙醇(酒精)转为乙醛,接着后者再将乙醛转化成醋酸,最终的醋酸被人体排出体外,酒精的代谢过程就结束了。
这中间过程中形成的乙醛是一种血管扩张剂,所谓人体内的乙醛在转成乙酸之前,会让毛细血管扩张,让人显得面红耳赤。 正常情况下两种酶运作正常,只要不摄入太多酒精,乙醛都会快速转化成乙酸,只有到喝的量太大,来不及代谢,才会在体内残留下来。
喝酒脸红的人是因为身体一处基因发生了情况,这个基因负责产生乙醛脱氢酶,出现状况时,它生产出来的便是变异的乙醛脱氢酶。由于转换能力不及正常的状态,就会导致沾一点酒就会脸红。
沾酒就脸红的人喝酒危害更大
由于让人醉酒的是乙醇,所以人的酒量差异取决于体内能够代谢掉乙醇的能力,也就是第一步代谢反应的乙醇脱氢酶(ADH)的数量和活性差异。
如果只考虑酒量,那沾酒就脸红的人代谢酒精的速度和不脸红的人并没有明显差异。可二者承受的健康风险却大不相同。
因为一喝酒就脸红的人,酒精转换成乙醛后,无法快速代谢掉,体内积累的过多的乙醛不仅会让他们宿醉后更加难受,还会提升高血压和癌症的风险。乙醛能够破坏DNA,阻碍细胞自我修复,属于高风险的致癌物质。相对来说,酒精和醋酸的致癌因素都更低。所以一喝酒就上脸的人,喝酒后与高致癌物质接触的时间也更长。
从医学上分析脸红者患食道癌的相对风险远高于非脸红者。但由于从癌症病因的复杂性,这种分析猜测至今没有直接的实验或统计数据支持。对于部分食道癌高发地区,长期饮酒者脸红与不脸红并非是影响发病率的主要因素。虽然与癌症发病率相关性并没有定论,但喝酒脸红的人确实更应该注意过量饮酒可能引起的高血压问题。
医疗纪录显示,喝酒脸红的人如果每周喝4个标准量的酒或更多时,患上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升高,而非脸红者则是超过每周8个标准量的饮酒才会出现这样的风险(一标准量酒精是指10ml纯酒精,通常相当于87.5ml的葡萄酒/284ml的啤酒/25ml的低度中国白酒)。
喝酒就脸红的人希望大家能够注意方法为好的,不能耽误了病情的,建议大家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的配合治疗,注意日常尽量的少喝酒,护理好自己的身体,注意避免这种有风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