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手足口病有哪些严重的后果?为什么会让很多家长感到惊慌?
少数病人,特别是婴幼儿,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的5天内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哪怕存活也可能留有后遗症。患儿病情加重表现常常隐匿,因此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如果有持续高热、头痛、呕吐、肢体抖动、无力、惊跳、精神差、呼吸增快或不规则、出冷汗、手脚凉等,要考虑重症手足口病,必须马上去医院。
4.应对手足口病,首要的是什么?
患者、隐性感染者为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通过胃肠道或日常接触传播。自家孩子确诊了手足口病,首先要做的就是隔离,不要接触其他儿童,以免交叉感染,不能上学;如果班上同学或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其他孩子都要密切观察是否会发热,一旦出现手足臀部皮疹及口腔溃疡等,需及时就诊。
5.家长如何在家护理手足口病患儿?
首先,除按时服药、口腔及手足局部喷药外,要密切观察体温,轻中度发热(腋温38.5℃以下)时,用物理降温,可温水擦澡;温水毛巾敷额头,每隔5-10分钟更换一次;降温贴外敷额头。高热(腋温38.5℃以上)时,需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
其次,手足口病在婴幼儿和儿童中普遍易感染,做好个人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不要给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大人饭前便后、外出及护理完宝宝后要洗手,妥善处理污物。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宝宝的衣物要及时晾晒,玩具应注意消毒。
再次,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还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最后,避免与手足口病病人接触,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