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日起,湖南省宣布在20家大型省级医院率先取消药品加成,同时启动14个市州城区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价格改革,这意味着湖南省所有二级以上城市公立医院将取消药品加成。
记者调查发现,“药改”是医改的重要突破口。由于“药改”涉及多方利益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坚持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才能避免“单兵突进、顾此失彼”的尴尬。
湖南一位公立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1月1日起,湖南省20家大型省级医院率先取消药品加成。医院15%的药品加成被砍掉,而政府补偿几乎没有,医疗服务费用的提高根本弥补不了药品收入的减少。近期,湖南省一些大型公立医院召开了药品配送商关于折扣采购药品的会议,医院采购的药品采购价格下浮10%左右,这在医界、药界引发关注。
湘雅二医院财务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1月至5月,医院药品收入比去年同期降低12.55%,预计今年药品收入将比去年减少3亿元。根据湖南省公立医院改革政策,目前医院物价收费(医疗服务费等)最多能弥补药品亏损的55%,远远达不到政府部门预测的80%。
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认为,目前,大型公立医院药品收入锐减,同时大型设备检查费下降明显,医院现在靠增加门诊量、手术台次来维持收入。长此以往,医护人员收入可能受影响,但其工作负荷会越来越重,会影响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去年我一天只做1到2台手术,现在每天都是4到5台手术,手术室现在晚上11点还灯火通明,医生没有时间吃盒饭,就只能喝牛奶,有的时候一个晚上就喝2盒牛奶。”湖南一家大型公立医院医生说。
湖南省政协委员王云华告诉记者,公立医院“以药养医”问题存在已久,现在“下猛药”治医院顽疾,砍掉医院40%左右的收入,同时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政府补偿又不到位,给医院的收支带来压力,一旦医院的收支失衡,医院的逐利性必将驱逐公益性,不得不从患者身上想办法“赚钱”,或者推诿没有“赚头”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