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有效减轻百姓的就医费用负担,才能真正缓解“看病贵”的问题,这也是医改的近期目标。11月24日,记者跟随省卫生计生委走基层采访团来到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探究该院这几年的医改成果。
点评处方与医嘱用药倒逼规范用药降低医药费
抗菌药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11年,原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农业部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从那时开始,我院按照要求,启动了抗菌药点评工作。”该院处方与医嘱用药点评小组组长皇甫美云介绍说,“我们用药点评小组主要由三名专职人员和各科室主任专家组成。小组每月会随机抽取10本(约1000张)处方,对每个科室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是否合理、使用时机是否合适等进行初步点评,之后,再抽取100张,再进行二次点评,并做表汇总、分析数据、出具报告。对于用药不当的,点评小组经过讨论,下发整改意见,并以文件形式下发,起到警示作用。从今年开始,我们又对辅助用药进行专项点评。”
对于点评处方与医嘱用药,医生们也身有感受,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李少春是这么说的,“一开始时,心理确实有点不太舒服,不过,现在,医生们的观念也改变了。以前卧床病人插尿管怕感染所以会用抗生素,现在,他们通过加强尿道护理,发现也未发生感染现象。所以,能不用抗菌药物的就不用了。若是遇上一些要求用抗生素的患者,我们都会给病人及其家属解释用抗生素的危害。”
其实,改变用药观念的不止是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也同样如此。原平市区一患者家属彭女士就说,“以前也没有太多了解,感冒或者咳嗽了,就输点加抗菌药物的液,觉得好得快,现在人们都在说抗生素的副作用,所以,也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老父亲这次因脑梗住院,没有用抗生素,效果和原来用时也差不多。”
就这样,在医患的共同努力下,到今年6月,该院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已从2012年的97.5%下降到24.56%,达到国家要求的30%以下的规定。
看来,点评处方与医嘱用药,倒逼了规范用药,同时,也就降低了医药费。该院神经内科收入的药占比从以前的60%多降到20%以下。该院药占比由以前的34%下降至医改后的22%,降低了12个百分点,五项收入占比由23%提高至32%,试剂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了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