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层”成为福建解决“看病难”问题的基本路径。
目前,福建正对医疗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结构上进行纵向和横向调整。纵向调整就是把人才、设备、硬件建设往基层下沉,强化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横向调整就是要加强薄弱学科的建设,包括儿科、产科、精神卫生、传染病等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同时控制公立医院的规模。福建规定,到2015年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设区市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床位的使用率低于80%的公立医院不再扩建,严禁举债建设和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
分级诊疗激活城乡医疗机构
在农村,福建在新医改中提出要激活乡镇卫生院。记者了解到,这些年来,福建乡镇卫生院的硬件改善了,绩效工资保障了,但看病的积极性降低了,不少病人被推诿到县市的大医院。针对这一问题,福建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二次改革:赋予乡镇卫生院用人自主权、工资分配自主权;实行看病绩效工资制度;将医保(新农合)支付跟乡镇卫生院业务量挂钩,并通过医保基金这一杠杆,引导患者到乡镇卫生院就医。
在城市,福建提出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让它们承担起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当前,福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大力推行家庭医生基层签约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健康管理、健康咨询、慢病管理、初级诊疗和转诊预约等。
赖诗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强基层措施,达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杂症才到省市三级医院。目标是到2017年90%的病人留在县域内诊治,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形成,让看病难问题得到真正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