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湘雅医院召开的2016中国医院人力资源年会上,深圳市卫生计生委秘书处、医改办处长李创一语点破了医改的“天机”:“在医疗体制改革里面,最重要的是人,人的问题不解决,那么整个医改就是无米之炊。”很显然,这个“人”,指的就是作为医改主体的医务工作者们。
从打破医生“铁饭碗”到国内首张医生集团营业执照的诞生,再到前不久国内首部医疗“基本法”的颁布,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城市,近年来深圳医改举世瞩目。
医改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在医疗体制改革里面,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人,所以人的问题不解决,那么整个医改是无米之炊。”李创在会上明确表示,“如果医生都不愿意搞卫生与健康服务,我们就享受不了更好的健康服务。所以医改一定要对着医生改。”
“对着医生改”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医生“松绑”,实行医师执业区域注册。医改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不转变,医改是很难推动的。
对于医生们普遍关心的多点执业问题,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政府在医生的执业注册方面,是不是允许你到第二家医疗机构去执业,这是行政审批的问题;第二,医院是不是允许你出去,那是你和医院的关系,这是契约管理问题。
对此,李创认为,政府一定要减政放权,只要是在深圳的医疗机构注册的医生,在医师协会注册或者是备案后,在全市所有医疗机构都可以执业。至于这个医生能不能到其他地方去执业,那是医生和院长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医院和医生的关系,肯定不会变成雇佣关系,而是医生和医院之间的合作关系。
深圳医改的亮点在哪里
众所周知,深圳在过去两三年时间密集的出台了一系列医改政策和措施,包括把编制空心化、地方医疗条例以及医疗人才评价体系等几个实质性的、制度性的支撑,来实现顶层设计最终的落地,实现解放医生生产力,激活医生生产力的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