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大型学术性公益讲座“荆楚讲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湖北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黎桦作题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主题报告。本次活动由武汉市护理学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周南文化沙龙共同承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院长肖军致辞,武汉市护理学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付京主持,近500余名医务工作者参加学习。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纠纷也呈多发趋势。医患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患者及家属的心理,也会影响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最终对医患双方的切身利益都将产生影响。黎桦从何为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法律问题、医患关系为何变化、医患关系表现形式、医患纠纷类型、如何规避医患纠纷等六大方面,用深度与广度兼具的讲解、图文并茂的课件进行了详尽分析,重点阐述了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使现场听众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医患关系现状解读
医患关系,顾名思义是指“医”与“患”之间的关系。“医”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包括病人、病人家属以及除家属以外的病人监护人等。毫无疑问,医生和患者,本该处在同一战壕,携手迎击共同的敌人——疾病,但为何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医患关系却屡屡产生冲突?
黎桦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医患关系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医患关系,医生完全主动,患者完全被动,医生的权威性不受任何质疑,患者不会提出任何异议。但随着社会发展,相关医疗知识在互联网上变成人人共享的资源,大多数患者对医疗水平的期望值显著提高。医生与患者的主动性等同,共同参与医疗的决定与实施,医患被部分异化为一种金钱交易关系,患者觉得花了钱就一定要把病看好,而当诊疗结果未达到预期时,医生往往便成了矛盾映射的直接对象。再者,医患沟通不够,相互之间缺乏信任,是医患关系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医务人员未很好履行告知、照顾等“注意”义务,而患者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对医务人员缺乏基本理解,不能换位思考是双方信任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看病难、看病贵”,医院人满为患,高昂的医疗费用等问题,也成为医患关系问题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