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器械故障 坚持完成手术
下午1时许,准备手术。因患者没吃午饭,黄国强拿出随身带的糖和饼干给他吃。然后,他穿好洗手衣和手术帽,戴上两层手套,领着患者进入手术室。“感染手术一般须在隔离手术室进行,手术者必须穿戴好护目口罩、厚鞋套等一整套护具,做好多重防护。但是,这里没有隔离传染源的条件。”黄国强说。
消毒铺巾、结膜下麻醉药注射、剪开结膜、切除肿物、缝合切口……黄国强感到额上冒出的汗正往下流。他从显微镜下移开双手,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重新稳定双手,准备完成剩下的手术。突然,手术显微镜的灯灭了!这台显微镜早已没有备用灯泡了,黄国强刚刚平复下来的心情又紧张起来。
眼科手术大都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器械大都是显微器械,对手术部位和手术量的把握需要非常精确,比普通外科手术更容易发生医生被注射器、显微缝针、小手术刀刺伤或割伤的情况。工作四年多来,黄国强曾被刺伤或割伤过不下五次。他担心术野不清影响手术效果,增加医疗暴露风险,但手术刚做到一半,只能继续。
过了大概一分钟,黄国强叫科室主任帮忙把大手术灯打开,利用反射的光线照到术野。从显微镜上勉强可以看到缝线和缝针,黄国强紧张地一针一针缝合。十分钟后,终于缝好最后一针……
手术后,黄国强换下手术衣,回到驻地,倒在床上便睡,睡得很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