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牛、羊肉及党参、当归等药膳补品得了肛周脓肿,每天喝一杯鹿茸药酒加重了疱疹……近日,随着气温一再走低,不少市民的每日生活中多了一项“冬季进补”内容,但时常出现“补错”和“补过”的情况。
对此,中医专家表示,任何食物和补品都分寒热温凉,要视进补人体质是阴虚,阳虚,气虚,还是血虚对症进补。
病例1、常吃补品得了肛周脓肿
这几日,家住市区42岁的王先生(化名)总是愁容满面,一直身体很好的他,突然感到肛门部位疼痛难忍,整天坐立不安,更别提走路了。到了排便时,王先生更是苦不堪言。拖了一段时间后,王先生出现了发热、寒战、乏力、纳差等症状。
在家人的劝慰下,王先生来到医院就诊。“是严重的肛周脓肿。”医院专家表示,肛周脓肿就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感染所形成的化脓性疾患,常因脓肿破溃而形成肛瘘。肛周脓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
原本生活有序的王先生怎么会患上这种难言之疾?专家说,中医认为外感风热燥火湿邪,或饮食醇酒厚味,坐卧湿地,醉饱房劳,生冷停寒等都可致湿热内生,流注肛门而结成肿块。
通过询问病史,专家找到了王先生的致病原因。“其实就是补得太过,隔三岔五地和亲友去吃火锅,一吃火锅就吃牛、羊肉。”除此,在家里,妻子还会用党参、当归、黄芪等药膳补品炖鸡汤、排骨给王先生吃。
王先生不得已做了肛周脓肿手术,虽是在磁共振引导下精准微创手术,但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