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病引发“心因性瘙痒症”
胡庆菊对小杰进行了一系列的躯体检查和心理检查,排除其他躯体疾病后,初步诊断该病为“心因性瘙痒症”。
“孩子的心因性疾病,常受家庭和学校的因素影响,性格内向的孩子遇到压力不会排解,就会以躯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胡庆菊说,一般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有躯体化反应但是检查结果无阳性反应时,都会认为孩子是装病,是找借口不去上学。往往还会打骂孩子,逼着他们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最后的结果是,孩子的病情越来越重。
小杰的瘙痒是由心理压力的不当疏泄引起的,家长的不良教育方式是他产生压力的主要来源。胡庆菊以心理治疗为主,教导小杰释放压力的方法,同时指导家长改变其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多倾听孩子的需求,公平对待两个孩子,均匀分配爱。
经过两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沙盘治疗、团体心理辅导治疗和家庭治疗,小杰的症状完全消失了。
提醒:头晕、头痛、腹泻都有可能是心理疾病
胡庆菊介绍,儿童心因性疾病往往无器质性疾病基础,找不到病因,常在引人注目的时间或地点发作,被关注时症状加重,症状有夸大性、表演性特点。
医生提醒,当发现孩子出现躯体化症状,比如头晕、头痛、腹泻、胃痛、呕吐、瘙痒等时,全身检查均未发现躯体疾病,不要急于给孩子扣上“不上学的捣蛋鬼”的帽子,更要避免因此而打骂孩子,应将孩子带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寻找心理因素,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