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近日发布,预计将带动医疗器械、医疗保险、养老等大健康产业集群的新一轮增长。其中,医疗器械成为健康产业中增长迅速和吸引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308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0%左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张。面对扶持政策加码,医疗器械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的重磅利好,新区加速集聚从事高性能医疗器械研制的企业和机构,一批龙头企业凭借自主研发在医疗器械诸多方面多点开花,让新区医疗器械业发展后劲十足。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滨海新区医疗器械企业达到上百家,主要分布在开发区和滨海高新区等区域,除少数企业主导产品为一次性器械、血压仪等中低端产品外,其他企业产品均以高端产品为主。其中,检验检测类企业比较集中,涵盖诊断试剂、抗体试剂、微生物检测试剂、烟气监测、人工心肺机-监视器等。
医疗器械企业汇聚新区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医疗器械产业上,新区大有可为。目前,新区医疗器械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据主导,加之新区电子、机械装备等相关产业发达,高技术人才高度集中的人才优势等,助推新区成为医疗器械发展的聚集地。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全球领先的心电图机制造商——瑞士阿尔弗雷德席勒医疗设备公司旗下席勒(天津)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今年落户空港经济区。“我们重点建设心电图机、体外除颤仪等医疗设备研发生产项目。项目投入运营后,预计5年内实现年销售额3亿元。”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事实上,不仅是席勒医疗,还有更多的企业将目光放在新区医疗医药行业,尤其是医疗器械领域,新区更是涌现出了一批明星企业与孵化基地。如,目前投入运营的GE医疗器械天津空港经济区生产基地。该基地作为GE医疗集团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生产核磁共振系统、CT扫描系统、X光机等高端精密医疗设备,将承接GE医疗未来20年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