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虽然脱离了感染中毒性休克等致命地带,但距离真正脱离危险或是康复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因为感染太重、渗出液太多,他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皮肤屏障严重破坏,皮肤本身的愈合又全靠各种蛋白质的修复,所以存在营养严重不良的问题;他的电解质水平紊乱,心肝功能尚未恢复正常;而白细胞又偏低,对于一个全身大面积皮肤溃烂的患者更要防范二次感染的危险。皮肤科主任医师周冬梅介绍说:“关于特应性皮炎,我院皮肤科创始人赵炳南老先生认为,此病发生多由于先天不足,脾虚无力运化水湿,日久致内生湿热,外受风湿热邪,搏于肌肤而发为本病;病程日久,耗伤气血,致脾虚血燥,肌肤失于濡润。以健脾除湿、养血润肤为治疗原则,创立了健脾润肤汤为基础方治疗本病。”皮肤科曲剑华、周冬梅、张苍等主任医师与负责小胡的娄卫海主诊医师团队,遵循赵老的治疗原则,悉心地调整着治疗方案。
刘清泉院长也多次来到病房看望小胡,为他把脉开方,发挥了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的优势。考虑到小胡的病情和身体情况,医生提出使用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但免疫球蛋白的价格不菲,小胡多年生病,年迈的父母为了给他治疗,几乎花空了所有积蓄。“实在不成,我们……我们还是放弃吧。”老两口看着病床上的儿子,哽咽着落泪了。看着老两口绝望的眼神,医生护士的心里酸酸的。“不,不能就这么放弃。他太年轻了。”大家做好了募捐的准备,下定了坚持到底的决心,只为让他活过来。
皮肤科邀请北大医院涂平教授过来会诊,最终商定改用既能抑制免疫反应又能提供凝血因子等人体所必须蛋白质的血浆输注,较之免疫球蛋白,价格有巨大的优势,且作用更全面。这类似于中医中的“血肉有情之品”,正所谓“留得一分阴血,便保得一分生机”,并继续输注白蛋白、肠外营养制剂等保证营养摄入。将激素剂量减量,并继续皮肤科消毒清创换药治疗,外用药物仍以润肤止痒、抗感染为主。在口服中药方面,因小胡刚经历高热寒战,大量汗出,考虑到大病之后伤津耗气,刘清泉院长给予保元煎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其中更用到了120克黄芪及60克党参以大补元气,并加入少量金银花兼清余热。众人的心血和努力,终于使小胡脱离了险境,高烧退了,皮肤的渗出逐渐减少,皮肤的糜烂面逐渐干燥愈合,疼痛缓解,脏器功能恢复,人也逐渐精神了。调养了20多天后,小胡康复出院了。
风雨过后是彩虹。医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目送患者康复后离开的背影。医生护士本是一个个普通人,但当他们面对疾病、病痛和无助的患者时,他们成为了战士,成为了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勇士。他们不轻言放弃,通力合作,只为治愈患者。也许医学不能治愈所有疾病,但在治疗的漫漫长路上,医生与患者始终在一起。
什么是特应性皮炎呢?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周冬梅介绍说:它与遗传过敏有关,在幼年时表现为湿疹,糜烂渗出,流脓淌水。少年之后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很多人看来,这病也就是表皮问题,虽然不好看、挺痒痒,但不危险、挺稳定。其实不然,特应性皮炎发展到红皮病阶段后,就可能引发系统损害,物质消耗引发各种功能衰竭;皮肤大面积破损,引发感染中毒性休克,严重时危及生命。
当然,不是所有湿疹表现都是特应性皮炎。周冬梅强调:“特应性皮炎的诊断要结合以下四个方面综合判断:①湿疹样的皮损表现,且更好发于四肢屈侧如肘窝、腘窝处;②存在容易罹患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家族倾向;③对异种蛋白过敏;④辅助检查特征包括血清中IgE高、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