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大型医院逐步取消门诊”已成为全国医改的大方向,“65%以上诊疗服务要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则是东莞推行分级诊疗的目标。这两者将如何稳步实施呢?羊城晚报记者11日走访东莞多家医院获悉,受社区医疗人才紧缺、医院收入补偿机制未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已明确表态,不会简单地把大医院门诊砍掉,而是逐步试点取消普通门诊,保留急诊和专家门诊。
东莞市人民医院、东华医院等多家大医院每天人满为患。近日出台的《广东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或许能逐步给患者“降降温”。该方案提出三级医院要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普通门诊,逐步降低大型医院门诊比例,鼓励大型医院逐步取消门诊。
而东莞市卫生计生局也在“卫生强市”建设规划中明确表示,东莞接下来将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未来全市65%以上诊疗服务要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
这是否就意味着,接下来东莞就将取消大医院门诊服务呢?市卫生计生局副局长张亚林坦言,东莞不可能简单地把大医院门诊砍掉,“我们不敢做,也不能做。实施分级诊疗的核心还是加强基层医疗水平来吸引患者,实现逐渐进行分流,让不同的病在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解决。
“现在,我们也在对此事进行调研。”市卫生计生局医政科科长袁伟芬表示,东莞的大医院要取消门诊也会是逐步试点推进,不可能一下子取消,即使要取消的也只是医院的普通门诊,急诊和专家门诊肯定不会取消。
疑问:大医院愿弃“蛋糕”?
应对:其他方面弥补损失
不少医生表示,大医院逐步取消门诊,患者分级诊疗的思路理念都对,但东莞目前除了市精神卫生中心、慢性病医院有财政拨款外,其他医院都是自负盈亏,医院的各项建设和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都跟业务收入紧密挂钩,一旦取消门诊这块“大蛋糕”,医院是否能承受得住?
“市内几家三级医院每年门诊量均超百万,取消门诊后,这些大医院将失去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一名镇街医院负责人直言,别说三级医院难舍门诊,就算二级医院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