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还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按病种收费,同时实行了药品、耗材网上采购、二次议价。区人民医院每季度对注射和口服药按销售金额分别排
序,对销售金额前10名按规定的不同比例予以降价,有效降低了药品采购价格和医疗费用。
制度创新改革增添新活力
制度改革是综合医改的重点和难点,栾城区从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入手,改革管理模式和考核机制,为医院建设增添了新活力。
在栾城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曹靖可是响当当的业务骨干,腰椎、关节手术他样样拿手。其实,他一直是一名编外人员。
“别看我没有入编,但在职称、待遇、晋升、福利等等方面和在编人员完全一样。”曹靖说,像他一样的人事代理制聘任人员,医院有100多人,都是业务骨干。
医改启动后,栾城区改革县级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对原有人员全部实行了岗位聘用制和合同管理,新进人员严格按程序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聘用;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度,与编内人员同工同酬,在职称评聘、工资调整方面与编内人员同一标准、同步进行,工勤人员实行劳务派遣,基本解决了因编制问题束缚医院人才引进的瓶颈。同时改革绩效考核办法,将工作人员收入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岗位性质、成本控制、工作纪律、病人满意度等考核结果挂钩,实行院科两级绩效考核,直接考核到每一个人。
为了方便患者双向转诊,栾城区卫生计生部门还积极探索医疗联合体模式,成立了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七个乡镇卫生院为成员,以技术联合为纽带的松散性医疗联合体,初步实现了患者“通治”、设备“通用”、技术“通行”、专家“通享”、信息“通畅”的“五通”模式。2015年基层向区级医院上转397人次,区级医院向基层下转59人次,向上级医院转诊340人次,区域外转出率仅为2.1%。
“医改以来,栾城区级公立医院软硬件条件明显改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持续高涨。同时,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使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患者满意度达到98.9%。”栾城区卫生计生局局长王志军表示,下一步要继续深化医改举措,学习“三明模式”,推动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为老百姓提供更高水平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