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打耳洞、点痣、激光脱毛、激光祛斑等都是医疗美容
刘科颖指出,早在2002年,中华医学会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发布了《医疗美容项目》(试行),确定了医疗美容服务的具体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了适应社会出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2009年原卫生部发布了《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对医疗美容项目提出更加具体的规定:
医疗美容分为“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
其中,肉毒素注射、腋臭手术、穿耳孔术、点痣、隆鼻术、激光脱毛、激光祛斑等这些容易与生活美容混淆的项目,都被明确为医疗美容项目,均应当在取得资质的医疗机构内开展。
生活美容,就是使用化妆或一般护理保养方法的修饰性美容,同时包括美容知识咨询与指导、形象设计和美体等服务项目。也就是对人面部及皮肤的保养、预防皮肤老化,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加以修饰,比如面部保养、美颈、美腿、化妆等。
专家提醒:一旦发生医疗美容纠纷,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刘科颖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进行医疗美容时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查看该机构是否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核准了相应的医疗美容诊疗科目,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人员是否为取得相关资质的医护人员;二是保留好病历、诊断证明、收费凭证或病历档案等相关就诊资料,一旦发生因医疗美容引发的医疗损害事件,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从司法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是发现无资质的场所或人员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活动时,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