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技术依然很火。对韩春雨教授的质疑也好,对专利应归谁所有的争论也罢,都改变不了基因编辑技术快速发展的事实。近日《细胞通讯》杂志上的一篇科学论文,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再注一笔。一种新的基因编辑系统,帮助研究人员找到了可使人类免疫细胞对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基因变异。在人类对抗艾滋病的漫长征途中,基因编辑技术开始发力。
此项成果归属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及其附属格莱斯顿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该团队使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了一个高通量细胞编辑平台,能够测试不同基因变异对免疫细胞对抗HIV的影响。这无疑会推动艾滋病的治疗研究。
一线曙光,天然抵抗HIV人群
几十年来,在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艾滋病研究取得巨大进展,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治疗和控制HIV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时至今日,依然无法完全治愈艾滋病,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感染HIV。一旦病毒侵入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深藏在细胞DNA中,现有技术手段无法检测或摧毁它们,患者只能靠不断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维持生命。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很容易感染HIV,有些人的免疫细胞似乎对HIV具有天然抗性,这给处于迷茫中的科学家带来一线曙光。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编辑HIV感染者的免疫系统,使其具有对抗HIV的能力。
为此,科学家们做了很多努力,对具有HIV抗性者的基因组进行了大量测序,以求发现能对HIV免疫的基因变异。但有太多的基因变异涉及其中,有的变异会阻碍病毒入侵免疫细胞,有的则会对病毒操控细胞基因表达的能力造成影响。直到现在,科学家也没有找到一种方法来测试到底是哪种变异赋予了人类T细胞对抗HIV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