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那次‘医患纠纷’客观上促进了我们建设医联体的步伐。”10日,面对媒体,山西临汾市翼城县中医院院长邹广文如是说,“同时,也是因为医联体,纠纷中的患方得以康复,还给我们送来感谢的锦旗。”此前,翼城县率先在山西成立县乡医联体而被外界关注。
源于一场“纠纷”的医疗联合体
2014年5月,翼城县隆化镇51岁的刘翠林(化名)在田间劳作时不慎从高梯上摔下,家人将其送至翼城县中医院,院方两项检查显示患者没有异常,为排除他患,医生建议患者进行腹部检查。刘翠林的家人认为可能只是一次小意外,便没有听从医嘱。
但几个小时后刘翠林突然疼痛加剧,家人立即将其送往市某医院,经诊断为肠破裂,患者逐渐陷入昏迷。经院方治疗,患者术后发生肠瘘,一个月的治疗花费28万余元。因患者家庭无力承担后续治疗费用,家人决定转为保守治疗。身心俱疲的刘翠林一家已做好了尽人事、听天命的打算。
两个月后,刘翠林的家人认为翼城县中医院没有在第一时间查出病因,要求院方承担相应费用。翼城县中医院院长邹广文得知患者情况后,首先安排其入住急诊留查,并协调院内骨干专家会诊。
在拿出治疗方案后,患者转入外科治疗,“7月到11月,先后来了6批省、市、县的专家为这位患者会诊,可以说是起死回生,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医联合体的优势。”邹广文告诉记者,翼城县中医院不断改进诊疗方案,经过两个月治疗,患者病情出现转机,入院时的体质虚弱、呼吸偏弱、伤口化脓等症状逐渐消失,身体日渐好转。
事实上,2014年7月,翼城县中医院已作为首批成员加入山西省中医医联体集团,“但这件事情后,我们决定建立山西首家县级中医联合体,壮大自己的同时也能帮助乡镇医院。”
经翼城县卫计局商议,2015年5月8日,当地以县中医院为核心,以南梁卫生院等六家乡镇卫生院为理事,以南梁镇故城村卫生室等10个村卫生室为成员,成立了县乡中医院医疗联合体。
在中医医联体的经验基础上,2016年,以翼城县人民医院为核心的县乡医联体也成立,他们采取结对子的方式,以项目合作、技术帮援、专科建设、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为重点,制定了分级诊疗、实施资源共享等10项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