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作为第一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从今年起,在全市行政辖区内全面开展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模式,引导群众有序就医。目前,各项工作均在有序推进。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目前,全市已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信息报送制度,动态跟进工作推进情况,组织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通过专科建设、人员培训、对口支援等方式,加强县级医院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加大“造血式”基层人才培养力度。成立“昆明市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中心”,遴选出一批有一定规模和教学能力的医院、公共卫生单位和社区卫生机构,作为昆明市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在昆明市延安医院设立了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目前,全市累计招录农村订单定向生149人,完成272名学员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覆盖14个县(市)区100余所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中心。
昆明创新“输血式”基层能力扶持措施,开展执业医师服务社区工作。市级医院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求,派遣医师定点帮扶,形成固定合作关系。目前,市级8家医院与84家社区签订帮扶协议,1-6月服务社区的市级医院医师达1742人次。调整医师多点执业政策,从多点执业医师职称要求和执业地点数量限制等方面,鼓励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多点执业,目前,各级医院选择到基层多点执业的医师达463名。同时,改变基层服务方式,推行签约服务,开展城市社区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工作,现在全市412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开展了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共签约服务14.6万户,签约率达22.88%,全科医生服务模式逐渐得到居民认同。今年起,在全市范围还将逐步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1255个村卫生室已签约服务33万户,签约率达38.61 %。
推进一体化管理
全市积极推进区域资源共享,促进诊疗机构分工协作,探索医疗联合体建设,实现了优质资源向下延伸。昆明引导市级医院与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以技术协作联系为重点的医疗联合体,目前,9家市级医院已与128家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签订了技术协作协议,协议双方预留转诊号源和床位,对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检查和住院等服务,保持双向转诊通道顺畅。据统计,上半年,市级医院接收首诊医院转诊病人1403人,向下转诊病人1149人;县级医院向上转诊病人2614人,向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病人197人,医疗机构间转诊协作联系基本建立。
昆明积极搭建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基层业务发展。已批准设立了6个独立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机构,允许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独立设置的第三方检查检验机构建立委托服务关系,有力地支持了基层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