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按照《昆明市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方案》,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基层医疗服务网络效能整合。目前,在8个县(市)区的10家县级医院分别与临近的26所乡镇卫生院建立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示范点,允许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在管理、技术、人力资源、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允许以整体托管的形式,对乡镇卫生院实行全方位管理和运营。
目前,昆明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住院治疗,都可按规定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互相转诊,其医疗保险“起付标准”只按首次住院的医疗机构标准计算一次,转诊的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结算取消“起付标准”。到目前,昆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转诊437人,少支付起付线金额524400元;昆明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转诊1713人,参保人少支付起付线金额2055600元。
将实现检查结果互认
结合“智慧昆明”建设,市卫生计生委积极推进“互联网+”在分级诊疗中的应用,推动昆明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医疗协同。加速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同时启动电子病历区域拓展项目。年内将建设完成市县两级33所公立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实现市域内诊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昆明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医疗”的技术整合,建立市域的诊疗中心,开展乡、村级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建立远程心电监护平台,形成乡、县、市三级医疗机构的业务协同,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级医疗专家的诊疗服务,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宜良县试点成功。此外,在全市二、三级医院搭建APP预约挂号平台,集成昆明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号源池,开发全市统一的预约挂号系统,并逐步实现网上在线支付费用,提升其医疗服务的便捷性。目前,正在筹备建立市域的医学影像数据中心和诊疗中心,中心建成后将实现医学影像数据的互联互通及远程诊断。
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多数首诊医院能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上转病人,但转诊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和手术后的康复病人下转,受患者个人意愿、基层能力不足的影响,病例很少,“转上”不“转下”情况比较普遍。对此,市政府将继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以城乡对口支援为依托,根据县区需求探索建立“专家工作站”,加大基层全科医师定向培养工作力度,缓解基层人才匮乏困境。加大政策宣传,倡导理性就医,让群众逐步养成就近、优先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就诊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