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正在着力于两个攻坚战,一个是农村的 “精准扶贫”,另一个是推进分级诊疗。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努力方向。具体体现在,一者,“互联网+医疗扶贫”可以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城市人同等的医疗服务。在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分级诊疗试点平台实现了三甲医院、二甲医院、村卫生所的联动,实现农村居民“小病不出村,大病县里看,重症连省院”的目标。二者,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医疗机构可以建立患者资料库,精准掌握患者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帮助相关部门精准锁定扶贫对象,同时,大数据平台可以对村民们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启动疾病风险评估和与预警机制,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三者,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的具体运作是,村医负责处理村民大多数常见疾病,针对一些应对不了的棘手症状,村医可向上一级县医院发起远程医疗咨询获得帮助,如县医院判断患者病情复杂,可在线邀请三甲医院专家会诊,患者痊愈后,三甲医院发起向下转诊,使得患者可以回到县和村康复治疗。这一模式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释放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
从新闻中,我们知道“互联网+医疗扶贫”是一个双向的工程,单单是靠互联网平台和医院的推动是不够的。它需要政府通过各项政策,打通相关的路径,毕竟从省医院到市医院再到乡村卫生机构,不是基层的卫生机构能够调动的,它的成功与上级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扶贫”模式的落地,需要打通医保的在线结算,减轻当地贫困人群就医购药方面的资金压力。总的来说,“互联网+医疗扶贫”符合精准扶贫的要义,值得复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