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到2017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同时将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患者可自助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在政策层面,近两年比较大的动作就是推进药品在医院的零差率销售,目前全国有超过一半的公立医院已经达到了这一目标,在未来一两年,零差率在全国 所有的公立医院应该可以全覆盖。”国务院医改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房志武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他认为,医药分离政策的推进将使得药品销售在 医院的地位由利润中心转变为成本中心。
根据公开资料,在该政策的推行下,近几年公立医院的药占比已经从2010年的47.5%下降至42.4%,呈每年缓慢下降的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工作部分分工方案》中,重点也是鼓励医疗机构处方外流,并要求医疗机构 应当按照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处方,保障患者的购药选择权。根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截至目前,上海、柳州等地已经开始处方外流的试 点,政府正在尝试打通等级医院、社区医院、社会药店、医保支付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