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银屑病疫苗
具有人工合成基因谱的工程细胞可对疾病生物标记产生应答,工程细胞的应用可能对银屑病治疗提供帮助。为克服需要持续给药治疗银屑病这一问题,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Martin Fussenegger 及其同事研发出了一种人工细胞,可检测与银屑病炎症进展相关的生物标记分子TNF 及IL-22,当这种设计的人工细胞同时检测到以上两种生物标记分子时可产生细胞因子,将人工细胞移植到皮肤炎症模型的小鼠中可以抑制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并恢复正常,在银屑病患者的血液样本中该人工细胞也能发挥作用。
而这一研究为制备银屑病疫苗提供了基础。对银屑病疫苗的构想产生于1955 年,化脓性链球菌感染是银屑病的病因之一,可同时引起固有及适应性免疫应答,如化脓性链球菌确实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那么疫苗的应用将在其预防及治疗中具有一定地位。
但需强调的是,参与银屑病发病及进展的微生物并非只有化脓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及糠秕马拉色菌也可能与银屑病发病有关,另外已有针对细胞壁的肺炎链球菌的疫苗,且对银屑病具有一定疗效。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统,疫苗抗菌治疗银屑病可能为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案。相对于已有治疗方法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增加感染和患肿瘤风险,疫苗治疗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今后基于导致银屑病发病的微生物抗原的研究将为银屑病疫苗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关于银屑病发病的环境因素、共患疾病以及银屑病对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更进一步研究,银屑病诊治所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影响值得关注,以患者为中心的精准治疗系统应从根本上改善银屑病病情。在我国需要建立银屑病患者登记制度,开展大样本研究,这些将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