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解毒方法:
“毒”邪致病的治疗,一是用针对毒邪的药物直接解除之,包括用清、消、汗、下、吐等方法,使毒邪从汗液、尿液及消化道等排出体外;二是增强和调节机体自身的抗毒能力,以抵御毒邪对人体的损伤,即扶正祛邪法。解毒法中,有清透、清泄、清解、清降、清通、清凉、清开等治法。
历代医家对“毒邪”病证和解毒方药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金匮要略》治阴阳毒,用升麻鳖甲汤,其中升麻、雄黄为清热解毒、以毒攻毒之要药。《外台秘要》载黄连解毒汤,《疫病篇》载清瘟败毒饮,《医宗金鉴》载五味消毒饮等,皆为古今常用解毒要方,中医皮科亦常常选用,运用得当可治重症,挽狂澜。
但是上述方剂或为寒凉重剂或含有毒药物,一般只做短期应急之用,长期服用恐有败胃或中毒之虞。因此,对于需要较长疗程治疗的慢性疑难性皮肤病,仍需另谋良方。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难治性皮肤病存在着各种各样“毒邪”蕴结的问题。如银屑病、顽固性湿疹、慢性荨麻疹等,常与血热毒邪、寒湿毒邪、鱼虾毒、食积毒以酒毒、药毒、风毒等密切相关,在辨证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础方,使其更广泛适用于难治性皮肤病的治疗。
在中医大家反复实践中,将该方命名为“皮肤解毒汤”:由乌梅、莪术、土茯苓、紫草、苏叶、防风、徐长卿及甘草组成。方取乌梅滋阴解毒,莪术祛瘀解毒,土茯苓利湿解毒,紫草凉血透疹解毒,苏叶解鱼虾毒,防风祛风解毒,徐长卿通络解毒,甘草善解药毒。全方关键在解毒,解除外犯之毒与内蕴之毒。随证可根据各种毒邪之轻重加减药物,如知母配乌梅可加强滋阴解毒之力;石上柏、九节茶配莪术可加强活血解毒之力;川萆薢、白鲜皮、绵茵陈配土茯苓可加强利湿解毒之力;生地、蚤休、半边莲、鱼腥草配紫草可加强清热凉血解毒之力;蒲公英、葛花配苏叶可加强解食积酒毒和鱼虾毒之力;苦参、地肤子、白蒺藜配防风可加强祛风解毒之力;当归、川芎、地龙干、全虫配徐长卿等可加强活血通络解毒之力,临床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症加减即可。